CopyRight ? 2020 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協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5012678號-1
從普通工人到比武能手
一十八年 匠心無悔
——記集團公司2019年汽車調試技術比武第七名試制部王芬
按照約定時間來到試制部王芬老師工位時,他臨時有裝調任務。在等待的間隙,再次整理了一下采訪目錄,理清思路,力求對他進行更多的了解。
王芬,中國重汽集團濟南特種車有限公司試制部裝調工人。2001年進廠,算起來,已經在重汽工作了整整18年。他2000年畢業于重汽技校,學的是汽車裝調專業。畢業那年,正好趕上重汽重組,直到2001年才正式加入重汽這個大家庭。初入重汽時,被分配到特種車公司(當時還是產品試制廠)改裝車間干下料工,每天的工作就是剪板、折彎,他沒有因為工作不是他的專業就不認真對待,也沒有因為工作的重復而感覺枯燥,這一干就是11年。
2012年,因公司改裝車間分流,他終于有了實現自己夢想的機會,他憑借過硬的基礎知識、豐富的工作經驗以及對裝調工作的渴望,終于成為了公司試制部(當時的試制直屬分部)的一名裝調人員。因當時在學校學習的電器系統與10年之后還是有差別,在工作中他也是虛心求教,邊干邊學,邊學邊研究,很快適應了新崗位,在他熱愛的裝調崗位上一干又是8年。
說起他工作時,王芬的眼里閃著光,雖然戴著口罩,依然能感覺到他很開心。他說從小就對汽車感興趣,也愿意和汽車打交道。他的日常工作是負責下線調試,靜態、動態、行程及問題調整等,調試的時候,分車型、用途等進行廠區內調試和廠區外調試,廠外跑路試時,經常也是一跑幾個小時,在廠區周圍長清西外環、104國道進行里程調試,遇到的裝調問題基本都能獨立解決。
2019年去北京試驗廠跑路試,是很難忘的經歷。王芬作為路試駕駛員,負責車輛駕駛、車輛狀態檢修,配合技術人員解決車輛問題,他必須要熟知路試車輛的性能。每天的工作是根據車輛情況高速、山路路試,任務后期,經常試驗到晚上很晚,吃飯晚更是常態。沙石河套路是路試的必要一環,那是與重型特殊車型共用的一條路,開車走那條路的時候異常顛簸,顛簸的人特別難受,最怕走的就是那條路,但是必須要忍下來。還記得當時一輛車的空調壞了,而且因車型車窗設計問題,不能開窗,在依然炎熱的9月,就這樣與隊友們在車里一呆就是一整天,衣服全部濕透,只有休息時下來透會氣。而王芬說:“這是我的工作,我必須對工作負責” !整個路試工作從9月初持續到11中旬結束,試驗期間他從來沒有說過苦與累,而且注重團隊合作,日常工作也好,在外試驗也好,他總是強調,他們都是一個團隊,每一個任務的完成,都是全體人員共同努力的結果。同樣他的團隊也給予了他高度的評價和贊揚,與他同去參加試驗的技術人員說,他特別有責任心,非常棒。
他就是在這樣的情形下參加了2019年集團公司組織的汽車調試技術比武,比賽的前一天晚上他從北京駕車回到濟南,第二天早上8點又準時參加技術比武,分別進行了筆試與實際操作考試。比武結束,我知道他要回北京,就問他什么時候回去,能在家住一天嗎?他說,不行,我還有工作,現在就走。當天晚上就又駕車趕回到了北京。在那個時候,我就感慨于他對待工作認真的態度。技術比武實際操作車型為汕德卡,與他日常工作的車型并不一致,但是他說,雖然結構不同,但原理是相通的,熟練之后可以更快的解決問題。技術比武對他來說,也是一份工作,他會認真對待,并檢討自己哪里做得不好,隨時提升自己。在此次技術比武活動中,他最終獲得了集團公司汽車調試技術比武第七名。從一名普通的工人到技術比武能手,18年,無悔。
干一行,愛一行,專一行。他總是說:“強中自有強中手,厲害的人比我多。我自己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只是在過去的這些年里,抱著認真、嚴謹的工作態度工作”。正是這份18年專注、熱愛于自己的工作的態度,才有這一份認可。被問及對工匠精神的理解時,王芬說,他理解的工匠精神就是一絲不茍,精益求精,淡泊名利,就像“黃河人精神”作為我們企業文化的一部分,傳承下來。他說他要學的東西還有很多,要保持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的初心。
采訪結束,我問他,你將來有什么打算?他說,他希望有機會能進一步提升自己,要一直在重汽干,希望干到退休。說這話時太陽正好照在了他的臉上,他的臉上洋溢著笑容,我在想這是熱愛重汽、熱愛這份工作的笑容和對工作更高要求的向往。這一刻很美好。
(濟南特種車通訊員邢月供稿)
新聞動態
協會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