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2020 山東省國防科技工業協會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魯ICP備15012678號-1
守土有責 ?守土擔責 守土盡責
一、一個普通社區醫生的擔當
突發的新冠病毒疫情從湖北武漢迅速蔓延到全國,打破了2020年春節原本該有的歡樂祥和氣氛。自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爆發以來,疫情的發展和防控時時刻刻牽動著人們的心,全國各地上萬名醫務人員馳援武漢及湖北疫區,被人們稱為“最美的逆行者”;而更多的基層醫務工作者,堅守崗位,勇于擔當,同樣努力為防疫貢獻出自己的力量。山東省核工業二七三地質大隊醫務所醫生周振嵐就是其中一位。
2020年1月24日,大年除夕,面對疫情,山東省在全國第一批啟動突發事件一級響應機制。疫情就是命令,白衣就是戰袍,作為二七三地質大隊醫務所的醫生、二七三地質小區的樓長,周振嵐放棄假期,積極投身防疫抗疫的工作之中。
按照棲霞市及棲霞市翠屏街道黨工委、辦事處的安排部署,周振嵐通過QQ群、微信群、朋友圈等各種渠道及在樓道張貼《告市民一封信》,宣傳盡量少出門、出門戴口罩、進門要洗手、不串門不聚集等防疫知識,并每天向社區上報小區防疫工作的情況。
因為經常出門參與疫情防控工作,考慮到安全因素,大年初二,周振嵐就把原本住在自己家的父母送到弟弟家。
作為二七三地質小區的樓長,周振嵐負責整個小區580多戶,2000多居民的日常管理事務,疫情到來后,單靠樓長周振嵐工作已經不堪重負。1月29日,二七三地質大隊發出倡議書招募志愿者,號召大家齊心協力,保衛二七三地質小區這個共同的家園。原本擔心招募沒有人報名,但令周振嵐驚喜和感動的是,短短一天,就有20多人報名參加志愿者。這些志愿者除了年輕人,還有不少是退休的老同志。
疫情防控工作刻不容緩,1月30日,周振嵐和志愿者門一道,挨家挨戶給住戶發放《致棲霞市民一封信》,并排查住戶信息,當天排查統計了60多名外來人員信息。防疫工作每天最繁瑣艱巨的信息匯總。按上級要求,外來人員信息登記要非常詳盡,需標明具體到車次、航班以及自駕路線等等信息,難度很大,工作相當繁雜。為此,周振嵐和志愿者們加班加點,仔細核實,逐一聯系;電話聯系不上的,就再次上門重新落實。那天,他們終于在下午三點左右完成了所有外來人員的信息登錄匯總,這才疲憊地吃了個簡單的餐。
外來人員動態變化的,每天都需要更新他們的信息。為了更好地讓院內居民都能了解到防疫形勢的嚴峻性,他們采用盡量避免接觸的形式,用電話家訪的方式,每家每戶電話連線宣講防疫政策,告知注意事項,落實核對信息。確保每家每戶每人全覆蓋,無一遺漏。面對如此龐大的工作量,她和志愿者們爭分奪秒、忘我工作。
作為一個社區醫生,在防疫防控工作中,周振嵐還用自己的專業知識,為居民做心理疏導,安撫、緩解他們焦躁、緊張的情緒。2月3日晚8點30分,周振嵐接到社區的電話,根據周振嵐他們提供的登記信息,二七三地質小區有一例外來人員,他返回煙臺的同車次中發現確診病例!她瞬間感覺到原來疫情可以離自己的小區這么近,同時也感到緊張和后怕!隨后,公安、防疫、醫院、街道辦等相關人員馬上趕來執行隔離任務!周振嵐立即通知門衛負責人,并出去接應引領至目的地,看到全副武裝的醫生同行們逆行的背影,她感到了醫生這個職業的使命感和責任感。第二天,她電話連線那個被帶走隔離者的對門鄰居時,她在電話里就能感覺到對方的恐慌、懼怕和無助。為此,她以醫生的身份,安撫對方緊張害怕的情緒。經過二十多分鐘耐心疏導,對方才漸漸平靜下來。
因為宣傳到位,群眾自覺加入到防控中來。2月4日中午,小區群眾發現了一個騎電動車進小區的人滿面通紅,就懷疑對方會不會是發燒患者,并通知了周振嵐。根據群眾提供的信息,周振嵐十分緊張,多方輾轉后,最終聯系到了本人,經過一系列的落實情況,最后解除警報,穩定了民心。
為了更好地開展防控工作,盡量讓居民少出門。2月6日,周振嵐和社區領導一起商談籌劃構建日用品代購試點工程,以解決大家居家躲避疫情期間的日用品采購問題。2月7日,二七三地質小區日用品代購平臺試點工程正式啟動。因為她和志愿者們從未接觸過這種B2C平臺,也沒有任何經驗可借鑒。他們只能邊學習邊運作,不斷細化流程。代購平臺有米面、蔬菜、鮮肉及日常用品,這大大方便了小區居民,滿足了他們的日常需求。此后的周振嵐每日手機不離手,忙于代購群及對接貨物和配送。這個平臺的開展,得到了當地電視臺的關注,并報道和褒揚了他們的做法。
二七三地質大隊因為行業的緣故,職工來自天南地北。很多人春節前放假就回老家去了,2月中旬,隨著外出返家人員到增多,信息匯總上報愈來愈艱巨。為了打贏防疫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周振嵐他們感覺肩上的擔子更重了,更是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地工作,生怕有一絲疏漏。2月10日晚上,周振嵐接到警方的電話,詢問院內居民一劉姓居民的情況。原來警方查詢到了劉某訂了3號的車票返回煙臺,而這班車次發現確診病例,因此落實劉某現在是否在小區居住并主動隔離。因為工作做的扎實,排查信息全印在腦中,周振嵐十分肯定地告知警方工作人員:劉某已經改簽車票,目前尚未返回小區,并提供劉某的電話號碼供警方查詢、核實。
防控無小事,但又面臨很多瑣事,二七三小區院內有個小作坊申請復工,意味著將有外來人員進入小區,打破小區封閉狀態,大大加大了安全隱患。周振嵐他們第一時間向社區領導請示,被告知企業復工社區批復,這種的私人作坊放權給小區。周振嵐他們考慮到疫情形式嚴峻,經過三番五次的協商,最終取得對方理解,暫不復工。
周振嵐能全身心地投入疫情防控工作,得到了家人的理解和大力支持,也是她堅強的后盾。她的愛人廖明偉是二七三大隊地勘總院的負責人,丈夫和讀大學放寒假在家的兒子一起成了志愿者,每天奔走著小區防控疫情的第一線。一家三口總動員,每天為隔離居民送米送菜、執勤查崗,他們一家的行為得到了社區領導和小區居民的一致稱贊和好評。
讓周振嵐他們感動的是,他們的工作得到了社區和大隊的大力支持。防疫物質尤其是口罩特別緊缺,二七三地質大隊黨委書記、大隊長申忠強想方設法買來口罩,先后兩次從煙臺給他們送去1300多只,可謂解決了他們的燃眉之急。
2月26日,在棲霞市社區防控會上,二七三地質小區的防疫工作得到了通報表揚。截止到3月初,棲霞市的新冠病毒病例為零確診、零疑似,可謂是疫情肆虐下的一方凈土!而許許多多的周振嵐他們,正是守護這方凈土的衛士!如今,全國的疫情得到了有效控制,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周振嵐他們依舊不敢掉以輕心,繼續守護著自己的家園。
周振嵐在基層從事醫務工作二十多年來,一直兢兢業業,任勞任怨,深得大家的信任。2019年度,周振嵐獲得了“棲霞市社區好樓長”這一榮譽稱號。這次疫情防控,她舍小家為大家,盡心盡職、無私奉獻,體現了一個普通社區醫生的責任擔當,同樣,對得起“好樓長”這一榮譽。這個春天,這場戰“疫”,必將令周振嵐銘心刻骨!
二、抗“疫”二十四小時“在線”
在這場新冠肺炎疫情的狙擊戰中,住宅小區防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眾多物業人員成了區域防疫大軍的中堅力量,為自己的家園筑起了一道嚴密的防疫屏障,也為社區乃至整個城市的防控提供了直接、可靠的信息源。
山東省核工業二七三地質大隊服務中心副主任朱文斌就是物業防疫大軍的一員。
消除隱患,非常時期的非常手段
地質小區有580多戶住戶,2000多居民,住戶有二七三地質大隊的職工和家屬,有外來業主和租戶。管理小區的是二七三地質大隊服務中心。
今年春節,服務中心副主任朱文斌帶領6個門衛值守,負責地質小區安保、衛生等日常事務。萬萬沒有想到是,突如其來的新型肺炎疫情在全國蔓延,讓他這個春節過得非同尋常!
大年除夕,朱文斌接到大隊通知,關閉了職工活動中心、球場等公共場所;大年初二,按棲霞市政府部署和要求,他帶領物業人員張貼、派發防疫的宣傳單,對小區的大門、樓道、垃圾箱等重點區域全面消毒,并關閉小區的西門,留北面大門進出。
雖然采取了這些措施,但朱文斌心里依舊特別忐忑。因為他知道,地質小區比較特殊,大隊80%以上的職工原籍都在外省,尤其以南方籍居多,像往年慣例,今年很多職工在春節長假期間已經攜家帶口駕車回原籍走親訪友了。這些職工往往在大年初八前趕回來,而駕車長途奔襲回來的時間常常是晚上甚至深夜,忙碌了一天的門衛已經人困馬乏,很容易出現檢查疏忽、登記錯誤等紕漏。這是小區防控這薄弱的環節,而途徑外地尤其是疫情嚴重地區的車輛存在攜帶病毒的隱患!再三考慮,朱文斌決定采取非常規手段,車輛只出不進!當他用電話向大隊負責人匯報時,大隊領導同意這一做法,但同時擔憂執行起來難度大……
第二天,地質小區執行車輛只出不進的規定。車輛出大門時,朱文斌和門衛會提醒車主,特殊時期盡量不外出,物業可以幫助解決基本生活需求,車輛出去了就不能進來了。于是,那天出現了這樣的情形,很多開車想出門的居民開到門口又掉頭返回,而大門口則停滿了不能進小區的車。 最難的還真是從原籍探親回來的車主,他們的車后備箱哪個不是滿滿的一箱行李和老家土特產?!車不讓進,這些人只好讓小區內的親朋好友把車開到門口,再把行李、物品倒騰到其親友車上……
這規定很多人都不理解,朱文斌只能逐一解釋,安撫他們的情緒。為此,有業主投訴到了棲霞政府相關部門,但調查核實后,相關部門卻肯定了他們采取的非常措施。
直到這波探親潮結束,地質小區才取消了這一非常措施,但外來車輛還是一律不能入內。疫情期間,地質小區在冊登記外地返回、在家隔離的有50多戶人家,接近小區住戶數的10%,這一比例遠遠高于棲霞市的其他住宅小區。
負重前行,他二十四小時“在線”
疫情來了,消毒、測溫、登記、排查、匯報等等都成了日常工作,無數倍地放大了朱文斌他們的工作量!例如樓道消毒,地質小區14棟樓,都是六七層的無電梯樓房,這些樓房共有43個樓道,每天由兩個工作人員負責消毒,一個人背著二三十斤的藥水相當于要爬130多層的高樓,工作量可謂巨大! 54歲的朱文斌每天要和噴灑消毒液的工作人員爬樓,拍照取證上傳到政府相關部門;同時,為減輕噴灑人員的負擔,他承擔起了配消毒水的工作。消毒液有腐蝕性,朱文斌花400多元剛買的一件過年穿的他羽絨服,沾染消毒液后徹底不能穿了,為此妻子心疼不已。
白天,除了消毒工作,朱文斌每天巡視小區看有沒有人聚集,檢查門崗有沒有紕漏,落實市里防疫要求和任務。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責任,即使晚上回到家里,電話老是響個不停,值夜班門衛遇到突發情況請示匯報、住戶咨詢各種問題……每天他忙得昏天黑地,幾乎二十四小時“在線”。
服務中心主任冉雄飛、支部書記刁肇明春節期間都去了外省探親,也都在春節后回來的,按規定在家需隔離14天??吹街煳谋笏麄內耸植粔?,他們都按捺不住想出來上崗,但朱文斌說:“小區外地回來的都要主動隔離,你們不遵守規矩,又怎么能讓其他隔離的人遵守?你們在家隔離,就是對我工作的最大支持……”
小區穩定是大事。2月10日晚8點多,朱文斌接到社區通知,他的小區有一例外來人員返回煙臺的同車次中發現確診病例!隨后,公安、防疫、社區等相關人員馬上趕來執行隔離任務。朱文斌在大門口看到穿著隔離服、全副武裝的防疫人員。他心想,讓救護車進入小區恐怕會引起居民的恐慌和騷動。他與領隊的社區領導協商后,把北門的小門打開,讓前來執行任務的人悄悄地把隔離人員帶走……
守土盡責,保家園一方平安
2月中旬,疫情形勢更加嚴峻,為有效控制人口流動,按市政府相關要求地質小區開始使用通行證。企業復工后,外來人口增多,還得查驗業主的健康證、復工證明,朱文斌工作更加繁重,壓力陡增。
為做好防控工作,朱文斌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因為任何一個環節紕漏都有可能造成嚴重的后果。在日常值守、消毒、宣傳之外,外省返回小區的住戶、單身職工的例行檢查、勸返、登記、填寫承諾書、自我隔離等等,成了重中之重。同時,他不斷強化值守人員的自我安全保護意識,灌輸保護自己就是保護家人、保護院區的理念。
大多數業主都能配合測溫、檢查證件,但也有不理解的。業主去趟超市回來又被要求測溫一次,有的業主便不耐煩地嚷道: “出門的時候不是剛剛測過嗎?你們是不是吃飽了撐的!”“你們煩死了!”
朱文斌在大隊工作了三十多年,小區里的職工、家屬他幾乎沒有不認識的。即便這樣,他一視同仁,就是認證不認人。一次,張師傅的女兒女婿一家從招遠過來給他拜年,盡管朱文斌和張師傅共事過30多年,是張師傅女兒的叔叔輩。但因為張師傅女兒女婿沒有健康證和出行證明,朱文斌硬是沒有讓他們進小區的大門……為了小區的安全, “不近人情”也是朱文斌無奈之舉
2月下旬,棲霞市各企業開始逐步復工,為此政府也對各個社區的疫情防控提了更高的要求。地質小區有一陶瓷企業的集體宿舍,一天,因為門衛工作疏漏讓一個海陽籍的務工人員回到了該集體宿舍。很快,這名員工被同宿舍的室友舉報了。當時,海陽是當時煙臺疫情較為嚴重的的縣市之一。得知這一消息,朱文斌心急火燎地處理這一棘手事件,他一邊安撫受驚嚇的員工,一邊與企業負責人聯系,最后不但勸返了海陽籍員工,還對與其有接觸的室友采取了隔離措施。
防疫重點從返鄉潮、復工潮再到境外輸入潮,一個節點連著一個節點。朱文斌在小區的微信群每天向業主報告當天的工作情況,發布與大家互動,聽取大家的意見和建議。2月26日,住戶反映小區有一名剛從韓國返回人員,但又語焉不詳,說不清其住幾號樓幾單元。朱文斌馬上對小區進行了緊急篩查,并咨詢了社區及政府相關部門,最后確定韓國返回人員是住在地質小區隔壁的小區,他心中石頭才終于落了地。
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讓原本外省籍人數眾多的地質小區創造了一個新冠病毒病例0疑似、0確診的奇跡。小區的人越來越理解、支持和配合朱文斌他們的工作,居民們紛紛在小區“地質人家”群為他們加油、點贊,有些居民看他們太辛苦,特意給他們送去水果、蔬菜……
為防控疫情,棲霞市相關部門經常對各小區進行明察暗訪,為此,地質小區經常得到通報表揚。3月4日,省防疫檢查組在社區負責人陪同下,來到了地質小區檢查工作,檢查組對朱文斌他們所做的工作給予了高度肯定和評價。
正如那句:哪有什么歲月靜好,不過是有人替你負重前行!如今,全國防疫工作已經取得了階段性成果,但疫情防控工作仍在繼續,朱文斌和他的同事們也將繼續奮戰,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和全國人民一道,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
(二七三地質大隊通訊員劉曉斌供稿)
新聞動態
協會公告